学校举行第42期博士沙龙:学术研究交流与分享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1-12-06浏览次数:578

12月3日中午11:30分,图书馆四楼报告厅举行第42期博士沙龙,本期沙龙邀请徐娟博士和张云博士与大家做学术研究交流与分享。徐娟博士与大家分享了几项学前教育有趣的研究,张云博士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博士研究。我校20余名教师积极参加了学术活动,教师工作部副部长李艳艳主持。

(参加教师合影)

徐娟博士分享的第一个有趣研究是“红脸白脸”研究。通过数据分析,提出中国家庭共同养育的三维度结构模型:合作、冲突和“红脸白脸”行为。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脸白脸模式,其实是儿童抚养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融合了冲突和合作两种成分的共同养育行为。研究结果显示父母间的共同养育的“红脸白脸”行为水平最高,尤其是妈妈爸爸分别扮演“红脸”和“白脸”的形式最为普遍。妈妈奶奶间的“红脸白脸”行为最低。相比于妈妈祖辈间的关系,爸爸妈妈的关系在家庭内部处于核心位置,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在家庭内部,爸爸妈妈间的合作与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家庭的整体氛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儿童的社会行为表现。

第二个有趣研究是“好人好心情”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控制了性别和父母受教育水平后,高亲社会水平的儿童有更低的抑郁水平,高抑郁水平的儿童展现出更低的亲社会性;高亲社会水平的儿童有更为良好的同伴关系,即更受同伴接纳和喜欢,进而有更低的抑郁水平。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儿童亲社会性与抑郁的动态作用模式以及良好同伴关系对于降低儿童抑郁的重要作用, 对于中国儿童抑郁的干预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同时,徐娟博士也与大家讨论了学前教育领域常见的研究话题“隔代教养与共同养育”“识字与识字教育”“儿童学习品质养成”“家庭教养方式”“儿童数学能力发展”等研究话题,大家各抒己见,气氛热烈!

(徐娟博士做分享)

张云博士的博士研究题目是《教师自我效能感、英语水平与教学实践关系研究》,是一项针对小学英语教师的调查研究。教师自我效能感(Teachers’ Self-efficacy Beliefs)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强, 教学活动中就会表现出对自己的教育能力具有较高的自信心,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许多证据表明,教师的信念比教师的知识更影响其教学行为。在交流过程中,张云博士介绍了自己的博士论文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也分享了该研究结果,在哪些方面可以对小学英语专业建设、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在职小学英语教师培训项目提供相关参考依据。该项研究填补国内关于小学英语教师效能感相关研究的空白,对小学英语教师教育者、及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最后,张云博士也分享了很多非常实用的教学研究资源。

(张云博士做分享)

本次学术交流活动,现场气氛轻松愉快,发言活跃。会后很多老师开展个别交流,本次活动为我校教师搭建了一个学术交流平台,营造学术氛围,促进学科发展,提高教师学术水平!

 


| 李艳艳   | 李艳艳   供稿 人事处  


返回原图
/